一邁入12月,令人振奮的聖誕節想必是大家最期待的節慶,寒冷的溫度更突顯歡樂溫馨的聖誕氛圍!金色、紅色和綠色的滿街裝飾也在提醒我們,快做足準備度耶誕啦!
對英國人來說聖誕節如同我們的春節般隆重,家人同聚一堂,是個欣喜、熱鬧、感恩的節日(這時候感恩,因為英國沒有感恩節喔!)而且早在幾個月前,大家就會開始採購聖誕裝飾、晚宴食品及禮物。
聖誕樹、聖誕襪和禮物絕對是聖誕三寶,一樣不可少。除了這些眾所皆知的基本款,英國聖誕節還有什麼特別之處,就讓獲英國政府認證的教育品牌Lingumi幫你統整(外面看不到的)英國傳統聖誕節冷知識和單字圖文吧!
聖誕節是為期12天的節慶,從12月25日至隔年1月5日。而1月5日也被稱作「第十二夜」,聖誕節慶一結束1月6日(第十三夜,數字十三在西方不吉利)就要將所有聖誕節裝飾撤下來,傳說聖誕過後還掛著聖誕裝飾會招來惡靈和厄運。
聖誕節是宗教、文化節慶活動,裝飾、習俗和儀式多有宗教含義。在英國19世紀初期只有些許家庭在過聖誕節,直到維多莉亞時期,維多莉亞女王與阿爾伯特親王(Prince Albert/德國人)將許多德國聖誕節的傳統和禮俗在英國發揚光大,聖誕節才漸漸成為今日這般大型商業化和流行的活動。
英國家庭通常於12月的第一週寄出聖誕卡,收到了精美的卡片後,他們習慣在家陳列出來成為聖誕裝飾的一部分,1月6日後會隨著其他裝飾被收起來。
商業化的聖誕卡片起源於1843年,逢年過節寄送賀卡應禮尚往來,不回信是很無禮的(收到卡片就被迫中獎)有錢就是任性的大忙人亨利·科爾爵士靈機一動,他邀請畫家朋友-約翰·霍斯利合作印製了聖誕、過年賀卡(三個願望一次滿足)這也是世界上第一批量產的聖誕卡。之後因印刷工藝進步、成本降低,聖誕賀卡普及成為了價格親民的商品。(更多資料)
隨著輕奢品牌接二連三地推出聖誕倒數日曆,大家對此傳統應該不陌生。倒數日曆的設計通常是層層的紙盒或木盒,一格格的小抽屜通通有獎(類似戳戳樂),大人小孩每天收禮,迫不及待聖誕節來臨!
倒數日曆也起源於德國,19 世紀德國新教徒習慣用粉筆在牆上倒數聖誕節。 到了20世紀初,日曆形式為印刷紙板,紙板上有許多小門,每天翻開都有聖經經文和精美小圖。衍伸至今,越來越多品牌設計出別緻的倒數日曆,而且品項從美妝品牌、食品到寵物用品無奇不有,是不是很想現在就怒買一波?
聖誕毛衣的來歷已經不可考,在1980後,大家聖誕節穿著俗氣的針織毛衣成為一種流行,而且越醜越時尚!
在英國甚至有聖誕毛衣日(Christmas Jumper Day,聖誕節前的週五)由非營利組織「國際救助兒童會」發起的愛心活動,穿上顯眼的超醜毛衣為孩童募款。
2016年倫敦杜莎夫人蠟像館也受皇室獲准,讓皇室蠟像穿上毛衣為慈善活動盡心。
平安夜當天就像我們的除夕一樣,英國家庭會簡單的清掃、整理、裝飾房屋,準備度過這重要的節慶。就讓我們來看看12月24日這天,英國人忙什麼?
這是英國特有的傳統,教堂會為兒童舉辦聖誕之光Christingle儀式,通常於聖誕節前的週日或12月24日中午舉行。
1747年,Christingle 的概念由德國摩拉維亞教會提倡,主教頒發綁著紅絲帶的蠟燭給兒童,讓孩子認識耶穌並服務教會。在1968年,兒童協會的募款人約翰·彭索姆設計了現代的Christingle,在英格蘭教會為兒童協會慈善籌款後,Christingle 的儀式便開始在英國流行。
傳統上,英國家庭在12月24日下午才會將聖誕樹立起來裝飾、放禮物,但現代家庭有時12月初就開始裝飾聖誕樹,尤其店家更早之前就會將聖誕樹擺好擺滿。
聖誕樹起源於德國,1800年由國王喬治三世的德國妻子夏洛特皇后傳入英國,她在溫莎城堡內裝飾聖誕樹、舉辦聚會,夢幻的聖誕樹在派對上成為亮點,聖誕樹從此在上流圈蔚為風潮。1845年後《皇家倫敦插圖報》與其他報刊,每年都會精細地描繪維多莉亞女王皇室圍繞聖誕樹過節的情景,民間才漸漸流行設立樹的習俗,從此聖誕樹在節慶中的地位「屹立不搖」。
除了聖誕樹,用四季長青植物:冬青 Holly、 常春藤 Ivy、槲寄生 Mistletoe 和聖誕花環 Holly wreath 點綴房屋、增添生氣,也是一種「生命永恆」的象徵。
英國的小孩會在床尾掛聖誕襪,等待聖誕老爹的來訪!美國的習慣則是將聖誕襪掛在壁爐上。橘子是聖誕襪裡常見的禮物,但如果你不乖,聖誕老爹也會調皮地在聖誕襪裡送你一塊煤炭!
記得睡前在餐桌上放百果餡餅 Mince Pie、雪莉酒(真不愧是愛喝酒的國家)和蘿蔔,感謝聖誕老爹 Father Christmas 和馴鹿 reindeer 的辛勞喔!
拆禮物絕對是聖誕節的開幕!英國家庭會全家坐在壁爐或聖誕樹旁,拿出聖誕襪的禮物、拆開各自的交換禮物,一陣喧鬧歡笑後再吃早餐。
向公眾發布聖誕節賀詞的傳統始於1932年,喬治五世在位期間。女王的聖誕節致辭會預錄好,在聖誕節當天下午3點開播,內容大多是當年度溫馨小故事或是講述聖誕傳統,而英國真的每年有近700萬人準時收看!
至於為什麼是下午三點?除了對應海外時差,英國媒體 inews 幽默的演說「可能跟英國人當天中午就吃太多或喝太多,下午常不小心就睡著有關。」
英國的聖誕大餐絕對是重頭戲之一,晚餐可是有講究的!下午時光,英國家庭就會開始裝飾餐桌、把收藏的上好銀器拿出來、點上蠟燭,單看著華麗的餐桌就幸福感大增。傳統的聖誕餐點也很有個性,台灣幾乎看不到這些菜色!
🍴聖誕餐主食:
🍴醬料會有肉醬汁gravy、蔓越梅醬cranberry sauce和麵包醬 bread sause。
🍮常見聖誕節甜點:
💡英文小常識:在英國 Pudding 不只是我們認知的布丁,也是「甜點」的意思,等於美國的dessert,所以Christmas pudding 顧名思義就是聖誕甜點。
🍷酒精飲品會隨每道菜或個人喜好搭配,而熱紅酒 Mulled Wine 肯定是聖誕節的代表。
晚餐的尾聲來到娛樂時間,大家手握聖誕拉炮兩端,砰砰砰砰!小玩具、紙皇冠、笑話紙卡隨著聲響和彩帶碎片撒出來~大家戴上不同顏色的皇冠以後,就會輪流念自己抽到的英式冷笑話或謎語,像我們早餐店奶茶杯上的笑話一樣。
聖誕拉炮是英國特有的習俗,拉炮長得像糖果紙筒,每個拉炮裡都藏著不一樣的驚喜!最早是由倫敦一家名湯姆·史密斯(Tom Smith)的糖果製造商於1850年生產的。每個拉炮裡都有皇冠,是因為在聖誕節當天每個人都是國王。
充滿儀式感的晚餐、微醺感和餐後娛樂,絕對是聖誕節最完美的收尾!
節禮日是英國國定假日,也稱作銀行日 Bank Holiday。
節禮日傳統始於800年前,在聖誕過後教堂會將禮物、救濟物放在箱子裡發放給需要的人,或是家庭裡的幫傭會從雇主那收到禮物,現在對英國人來說是一個重要的購物日,類似美國的黑色星期五。
英國的聖誕節是不是很特別呢?趕快趁聖誕節之前把這些單字和傳統都學起來!
畢業於英國諾桑比亞大學教育碩士,有多年的蒙特梭利教育經驗及英語教學經驗,在台灣接觸過來自世界各地的國際學生,抱持著對兒童教育的熱愛,具備敏銳的觀察力和包容的心,相信提供兒童美好、快樂、自信的學習過程,是成人被賦予的重要使命。
「我們對兒童所做的一切,都會開花結果,不僅影響他一生,也決定他一生。」
-瑪麗亞•蒙特梭利